北區七家醫學院遺體捐贈聯絡中心
北區七家醫學院
遺體捐贈聯絡中心
蠟燭雖然燃盡,卻散發出朝陽般的光芒
蠟燭雖然燃盡,
卻散發出朝陽般的光芒
我們都見過或經歷過疾病的煎熬,因此都希望醫學能更發達,以減少我們的苦痛!今日正在求學的醫學生,他日將是我們疾患時的守護者。一名良醫,必定在學生時期就接受紮實的訓練。我們豈敢期望一位對人體結構不清楚的醫生,來解除我們 身體的不適?人體解剖是醫學訓練中,認識人體結構的最重要課程;目前國內的醫學院校普遍面臨教學遺體匱乏的窘境,致使醫學教育陷入空前的危機!
入土為安是國人處理遺體的傳統方式,近來由於土地的限制,火葬已漸成趨勢,然而與其直接火化,我們或可將火化前的遺體捐出,發揮生命的最後價值,做更有意義的貢獻。
為提升醫學教育品質,更為了我們自己及親人將來能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北區七所醫學院校懇請您發揮大愛,捐出您往生後的遺體,貢獻醫學教育,成為醫學院師生的無語良師。
捐贈資訊
一、生前願捐贈大體供本校醫學研究與解剖教學之大體老師:
請將您的意願告知家屬或親朋好友,並連絡臺北醫學大學大學或北區遺體中心,告知承辦人本人的姓名、性別及地址後,會郵寄一份大體捐贈志願書到貴府,填好後回寄給臺北醫學大學大學或北區遺體中心。
二、遺體捐獻作業程序:
- 捐贈者住院期間家屬收到病危通知時,請先連絡臺北醫學大學及北區遺體中心承辦人,告知捐贈者所在醫院,臺北醫學大學及北區遺體中心承辦人會聯繫住院醫師評估捐贈者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捐贈。
- 若捐贈者的身體狀況經評估不適合捐贈,往生後請家屬自行自理。
- 若評估捐贈者的身體狀況適合捐贈,需備齊以下必要文件:(1) 死亡證明書正本3份。(2) 捐贈者所在醫院放行條(3) 捐贈者的身分證
- 所有文件備齊後,連絡臺北醫學大學及北區遺體中心承辦人,遺體中心會派車去接運老師至臺北醫學大學,
家屬最多2人可隨車護送。 - 若評估捐贈者的身體狀況適合捐贈,但往生時如遇夜間或例假日無法取得死亡證明書正本時,請務必先將老師遺體冰存,以防腐壞,待家屬拿到上述所有文件後,再聯絡臺北醫學大學及北區遺體中心承辦人。
- 若評估捐贈者的身體狀況適合捐贈,且家屬已備齊所有文件,但家屬需做儀式者,聯絡遺體中心及臺北醫學大學承辦人時,請先告知儀式結束時間,避免影響遺體接運車的調度。
- 大體老師遺體運抵本校時,會先將老師送入大體灌流室,並讓伴隨家屬瞻仰遺容,之後將遺體送入冷藏庫。
- 防腐處理後,為配合教學上使用將不再開放家屬瞻仰遺容。
- 家屬可至追思室悼念。
- 請家屬填寫及繳交遺體捐贈所需文件。
- 需填寫文件:
(1) 遺體捐贈同意書(2) 捐贈遺體流程表(3) 家屬授權同意書
(4) 大體捐贈身體狀況調查表
- 需繳交文件:
(1) 死亡證明書正本3份
(2) 大體老師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份。
- 需填寫文件:
- 請家屬提供老師的生平事蹟及照片,供慰靈公祭追思感恩典禮使用。
三、基於醫學研究與解剖教學教材之完整性、遺體防腐處理技術的考量與維護師生及防腐技士健康等因素,遺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校恕不接受捐贈:
- 患法定傳染病者(愛滋病、淋病、梅毒、開放性肺結核)。
- 曾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器官移植(肺臟、胃、肝臟、脾臟、胰臟、子宮等器官摘除或進行過腸胃道或造口手術)之捐贈者。
- 過去一年內做過氣管切開手術或剛做過手術傷口尚未痊癒者。
- 自戕、溺斃及嚴重水腫、車禍、手術中往生、四肢變形或萎縮
- 體重過輕或過重(超過或低於身高計算的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
- 糖尿病末期神經壞死(手、腳趾發黑)。
- 嚴重褥瘡及腹水者。
- 家屬對捐贈仍有異議者。
- 於國外往生者。
- 16歲以下往生者。
- 本校保留最終接受捐贈同意權。
四、每年3月於本校大禮堂舉行慰靈公祭追思感恩典禮。
五、大體火化於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骨灰可由家屬領回,或委由本校協助處理。
六、大體老師遺體捐贈到火化完成,火化及骨灰罈費用均由本校負擔。
七、聯絡人:
- 北區遺體中心:(02)23912241 (承辦人:江小姐 24小時)
辦理大體捐贈流程
請於上班時間來電: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 8:00 -下午 17:00
往生前、往生後如何聯絡
捐贈者家屬接獲病危通知時,請家屬撥打電話 (02)2391-2241 聯絡遺體捐贈中心或撥打受贈之醫學院校評估是否適合捐贈。
聯絡方式
遺體捐贈受理窗口
- 莊小姐聯絡電話:(02)2391-2241
地址:
台北市吳興街250號
電話:
(02)2736-1661 #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