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孝文 老師 (1929-2021)

姜孝文 老師

姜老師平時為人謙虛又樸實,談話充滿人生哲理和智慧。出生於安徽蒙城,少時經歷過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原本是大家族裡備受寵愛的天之驕子,因為當時中國大陸文革鬥爭和國共對立,使得正值青春無憂年紀的他也不得不經歷顛沛流離的生活,隨著國民政府軍從內陸到福建大陳島再到台灣,一開始定居在高雄,而後輾轉各地最後落腳在新北市,退出軍旅後在清潔隊裡任職。

姜老師一生勤奮儉約,因為經歷過戰爭,物質慾望很低。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後到了四十歲才結婚,五十多歲離婚後憑著一己之力扶養三個小孩,最高紀錄曾同時兼五、六份工,屆臨六十五歲時從清潔隊退休後仍然努力工作照顧家人一直到七十多歲都還在工作。雖然老師是人們口中的外省老芋仔,但是思想非常開明前衛,和小孩常就各種國內外議題或新聞溝通討論,時常以自己的社會經驗進行機會教育。雖然和最小的孩子相差為五十歲,仍保持著像朋友般的對話,從小就給孩子們自主權,他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把三個小孩都培養到大學畢業。

他一向樂觀開朗,有別於一般台灣人認為在世時對生死之事避而不談,他樂於和家人暢談身後事。加上老師有每日閱報及看新聞的習慣,他時刻跟在潮流上,大概七十多歲時就簽了器捐卡,八十歲時又喊著要大體捐贈,連小孩都是在突然收到他印出的家屬同意書才知道這件事,殊不知連網路都不會用的他功課都已做足。

生前的他常幫助朋友,也常以幽默之語開導友人。他時常掛在嘴上就是自己年紀已大,一直在消耗社會資源,卻對國家沒有貢獻,事實上他忘了自己年輕時對國家的貢獻有多大。他不想進行任何手術,就這麼活到了九十多歲,心臟一根支架也沒裝,最後的一年他偶爾不舒服,身體日趨衰弱,孩子們遵守他的遺願,讓他自然地離開,將其大體捐贈于台北醫學大學。他時常提醒孩子們"寧人負我,我不負人"、"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等無數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今,他將自己最後的剩餘價值奉獻給醫學院的學生,但他留給家人朋友們是無價的知識和無盡的想念!